本次课程亮点较多,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:
1.注重知识衔接,体系性强:课堂以复习旧课为起点,授课中持续关联前序知识点,通过递进式教学强化课程连贯性,帮助学生构建民法典知识体系。
2.教学形式生动直观:以《威尼斯商人》经典文学为切入点,结合影视片段创设情境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3. 注重互动引导,启发思考:通过阶梯式提问和案例讨论,引导学生自主推演法律原则的适用逻辑,授课效果好。
一个小建议&探讨:
授课过程中有一个细节,授课律师通过对比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本地人和异邦人的不同身份,讨论了不同人是否因身份地位不同影响其法律上的地位,引出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,并探讨民法的平等原则。
对此,建议在现有分析框架中融入历史视角:例如简要关联剧本的罗马法背景(其早期制度中存在基于身份是市民还是异邦人的权利差异),与现代民法体系中的平等原则形成历史性对照。这种纵向对比既能体现法律文明的演进脉络,亦能更立体地彰显我国民事立法的包容性与进步性。以上建议仅为个人意见,且受限于课程设计逻辑和时间限制,仅供参考。